首页 常识

胥坝乡在哪里(铜陵地名故事 | 衣冠村的来历)

2024-12-03 10:25:21

义安区胥坝乡有个衣冠村。这村名很奇特,可很少有人关注过该村村名的来历。说起来这里有一个惨烈的历史真实故事。

今天的胥坝乡包括三个洲:紫沙洲、文兴洲(也称文沙洲)和章家洲。章家洲一直属于铜陵,过去叫安平乡。2004年胥坝安平合并为一个乡。紫沙洲和文兴洲自古属于无为县,1949年划归铜陵。所以当地有谣:“胥家坝,两头搲”

清代安徽地图局部——“胥家坝,两头搲”

紫沙洲东南头因地形影响,长江水流至此突然趋缓,古时是江行船舶停泊避风之处。查慎行、彭孙贻、陶琰等不少名人在此留下诗句。例如桐城派巨匠刘大櫆的《泊紫沙洲》:

泊紫沙洲

紫沙洲上月色薄,紫沙洲外风声恶。

寒江十日涛如山,断岸几家屋似箔。

敞裘无毛皮独存,冷气咄咄来侵人。

外地无处可容身,白头归去空山春。

《刘大櫆集》卷十二

衣冠村属于紫沙洲。其村名与明朝铜陵县最后一任知县胡鲲化有关。

胡鲲化是河南鹿邑人,崇祯十六年(1643年)任铜陵县知县。史书称其“廉能有胆略,爱民若子。”他上任正值兵乱。胡鲲化严格管束官吏,对趁机鱼肉乡里的人加以重处,使得“狐鼠屏迹”“鸡犬不惊”。受到铜陵百姓的爱戴。但他就职仅三个月,便遇到左梦庚兵乱。

左梦庚是明末名将左良玉的儿子。左良玉以崇祯十七年镇压李自成起义出名。毛主席赞誉的郭沫若《甲申三百年祭》写的就是这一年。第二年左良玉在九江病死,他儿子左梦庚被众人推为首领。左梦庚便发起兵变,从九江打到安庆、池州、铜陵。一路烧杀。因为当时安庆、池州、铜陵的官员还是明朝任命的,所以这是明末清初沿江地区一段莫名其妙且非常黑暗的历史,小小的铜陵县也惨遭灾害。乾隆二十八年《铜陵县志》称为:“鸡犬无噍类,此从来未有之惨也!”

胡鲲化组织县民死守县城十余天,不幸城被攻破,左兵拥入县城内大肆屠杀抢掠,胡鲲化和大小官员也没有幸免。左军将他们杀害后抛尸长江。

铜陵县民沿江打捞,多日后才在紫沙洲现今衣冠村江段找到了胡知县常戴的一顶青纱帽。众人因为当时世事混乱,无法处置,遂就地掩埋,准备等安定后再行报官。不想此后便是明清两朝更替,从此再也无人提起。唯在紫沙洲当地,“衣冠”被人约定俗成地当作地名一直称呼着。三百多年过去,胡鲲化的衣冠冢早已因洪水冲没,但“衣冠”地名一直沿用至今。